一、基本情况
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17年半,在此期间就对人民群众身体健康极为重视,积极推进全民健身工作。2001年国庆节刚过,时任福建省长的习近平同志就着手布置进一步加强公共场所安装全民健身体育器材的工作,提出把全民健身列入省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提高人均活动场所面积,提高活动人口数量。根据他的指示,福建从2002年开始,把全民健身列入省政府每年为民办实事项目之中,开创了全国之先河。
22年来,福建省始终牢记总书记嘱托,坚持每年都将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省体育局每年将全省体育彩票销售总额的1%作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补助资金,形成长效机制,因地制宜破解“群众健身去哪儿”难题,着力把体育场地打造成民生“幸福高地气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二、主要特点
(一)以政府主导为保障,鼓励社会参与投入
始终把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作为一项民生工作、民心工程来抓,连续22年将此项工作列入省委和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切实发挥政府在全民健身工作中的主导作用。省体育局每年将全省体彩销售总额的1%作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专项资金,对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进行补助,并联合财政部门制定专项资金管理办法予以保障。各地每年也安排财政(包含本级体育彩票公益金)资金建设市级和县级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各地在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也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共同参与项目建设。
(二)以人民满意为目标,丰富场地设施供给
经过多年的建设和发展,福建已基本形成设区市(区)、县(市、区)、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四级公共体育设施体系,不断丰富老、中、青、幼等各个不同年龄段人群的健身需求。截至2022年底,全省共有体育场地12.99万个,体育场地面积10765.85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2.57平方米。
(三)以联动督查为抓手,确保工程进度质量
为切实做好为民办实事项目,建立了项目建设省、市、县三级联动工作机制,从项目选址、建设跟踪、验收交付等环节发挥工作机制作用,采取一系列措施狠抓落实,确保为项目有序推进,切实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
(四)以服务民生为核心,拓展运营管理模式
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运营管理过程中,福建坚持“属地管理”原则,以为广大群众提供免费或低收费服务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结合当地实际,探索出自主管理、联合管理和委托管理、智能管理等多种管理模式,进一步拓展场地设施服务民生的功能,提升社会效益。
(五)以场地设施为载体,做好体育彩票公益金资助项目宣传
将场地设施与体育彩票公益金宣传深度融合,要求每个受资助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项目都要在醒目位置体现体彩元素,并且所有在该场地举办的赛事活动,均要在背景板、秩序册等添加体彩标识,已达到体育彩票公益金宣传的目的。
三、经验做法
(一)项目建设方面
22年以来,根据不同人群的不同健身需求,福建省始终坚持因地制宜,以人民为中心,建设人民满意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同时,每个场地设施均要求在项目位置设立标牌,注明体育彩票公益金赞助,使场地设施建到一地,公益体彩就宣传到一地。
1.实施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从2006年起,在全省行政村建设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截止2012年底共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4.88亿元,建成14406个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点,202个乡镇农民体育健身活动中心,基本实现了全省行政村全覆盖。2013-2019年,开始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进行提档升级,新建一批多功能运动场、笼式足球场、篮球场等设施,并每年安排300万元专项资金,对损毁老旧的健身路径进行更新维护,积极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2.打造城区“15分钟健身圈”
2013年起,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重心从农村转向城市社区,利用桥下空间、公园绿地、公共建筑屋顶等城市“金角银边”,就近建设社区“运动角”。11年来,共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近25.3亿元,在全省新建963个多功能运动场、250个室内健身房、320个笼式足球场、90个门球场、30个笼式篮球场、88个智慧体育公园、9个全民健身中心和90个游泳池,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有1条登山步道,特别是福州的“福道”、厦门的环东海域浪漫线等已成为群众健身的网红打卡点,截至2022年,全省已建成“万里福道”(超过一万公里健身步道),城区“15分钟健身圈”建设不断完善。
3.完善青少年体育设施
为了进一步改善青少年体育活动设施条件,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2010年福建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了“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和场所”建设。目前全省共有88个青少年校外体育中心,785个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场所,用地面积达60多万平方米,各级资金总投入达7.63亿元。
4.建设“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
2015年起,在全省开展“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创建工作,截至目前,全省授予省级“老年人健身康乐家园”1513个,市级5144个,县级10814个。此外,全省共有74.8%的县(市、区)建有老年人活动中心,80.4%的乡镇(街道)、68.3%的村(社区)和97.3%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建有老年人活动中心(室),为老年人提供更多的健身场地和健身活动。
(二)开放管理运营方面
通过创新管理模式,采取自主管理、联合管理、委托管理、智能管理等模式,在场地设施日常开放运营中融入体彩公益金宣传,使体彩公益金宣传常态化。
1.自主管理模式
主要是由学校、公园、体育中心等企事业单位进行自主管理。其优点在于整个运营管理过程中的人、财、物均由政府保障,每个场地必须有“六个一”(即:一套管理制度、一张开放时间表、一个公告牌、一家管理主体、一名管理人员、一组联系电话),要求上墙资料需要表明体彩标志,确保做到管好、用好,让老百姓满意,能够最大限度地确保场地设施对外开放的公益性和体育彩票公益金的宣传效果。
2.联合管理模式
主要是由社区、行政村等项目受建单位与学校、青少年校外活动中心、体育社会组织等共同管理。其优点在于借助了联合单位在师资和组织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在保障群众健身需要的同时,也能为学校提供必要的体育教学和训练场所,解决部分学校体育场地设施不足的问题,实现校内外体育教育一体化管理。在宣传方面,也能向学生、教师、社会组织等不同群体宣传体彩公益,拓宽了公益金宣传的受众面。
3.委托管理模式
主要是项目受建单位通过购买服务、招投标、签订协议等方式,委托国企、专业运营机构、协会、俱乐部等第三方进行管理和运营,并要求中标方在管理中加强体育彩票公益金宣传。其优点在于解决了政府在运营管理方面承担人力、物力、财力的问题,减轻了政府负担,引入的专业团队不仅能为群众健身提供一定技术指导和安全保障,还能成为宣传体彩公益的生力军。
4.智能管理模式
近几年,通过推广建设一批智能化、无人值守的体育场地设施,并引入智能管理系统,在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同时,也减少了管理人员和经费投入。同时,在智能终端中引入体育彩票公益金宣传元素,扩大体彩宣传面和影响力。